开云新闻

润和软件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7-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润和软件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的编码为I65,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2021年,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2021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复合增长率为7.7%,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达9.2%,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各种数字化能力和技术发展推动金融机构IT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业务呈现较为稳定发展的态势。首先是随着国家信创工程的推进,国有大行积极尝试主机下移。其次在技术层面,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替代现有的集中式架构。云化与微服务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微服务化正在成为系统建设的主流。然后在业务层面,核心业务系统、信贷操作系统升级换代需求增加。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赋能营销获客、风控等能力,提高对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利用水平、加快零售转型和交易银行、开放银行等各项业务能力建设也是重点投入方向。最后,基于政策引导、金融监管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金融科技业务加快了在监管合规、数据治理与利用等方向上的研发投入,又努力在市场上进行互补性结合,找准定位。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继续呈现出旺盛的增长态势。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分析报告”,预计到2025年时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一千亿元,达到1181.2亿元,2021到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10%。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数字新基建、科技治理等领域加速布局;互联网保险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监管政策日趋完善,持牌经营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监管科技发展稳定,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致使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与业务融合更加深入,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ABCD+”技术与业务融合更加深入。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融合属性进一步凸显;区块链技术创新趋向多元化发展;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原生云逐渐成为热门投资赛道;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作为新基建的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移动宽带网络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安全技术领域,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关注度快速提升。

  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日益广泛,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在国际前列。2020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如期收官,中国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0-2021年,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链条更加顺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同时在乡村振兴、绿色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民生领域等场景,新服务、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智能物联网(AIoT)立足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协同应用,AIoT产业主要包括“端”、“边”、“管”、“云”、“用”、“产业服务”六大板块。AloT产业是多种技术融合,赋能各行业的产业,整体市场潜在空间超十万亿元。根据IDC的数据与预测,2022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4820亿美元。AloT市场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AloT技术、产品发展且持续满足广大市场需求,以及防疫居家带来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未来三年,在以家居、汽车为代表的消费驱动端和以公共事业、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政策驱动端应用市场的继续推动下,AloT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长期来看,产业驱动应用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远期增长点。

  中国AIoT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增长期,基础设施正快速完善、技术加速融合为产业加速发展打下基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供给侧市场能量逐步显现,并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消费类应用市场开始释放,车联网等大颗粒度应用市场预计在未来2-3年内大规模释放需求。市场整体向着供需双驱动的方向发展。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大量规划、政策、纲领出台,其中涉及AIoT产业的文件众多,这为AIoT产业的发展注入政策动能。2021年3月12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内容中多次提到对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重点。十四五规划全文中5次提到“物联网”一词,除了划定数字经济 7 大产业外,其他内容还要求进一步布局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接入能力和应用场景。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下称“《规划》”),标志着《规划》将成为我国未来五年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产业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以及从总体规模、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应用普及、创新发展、普惠共存六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量化目标。网络作为AIoT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划》的提出将大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强化网络基础能力,为物联网应用打下基础。

  根据物联网智库统计,2021年1月-8月,AIoT领域融资事件共304起,其中141起发生于物联网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商业、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在产业整体融资中占比46.4%。大量优秀的物联网应用端企业涌现,积极探索,物联网市场逐步呈现百花齐放状,未来将充满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对于如何深入推进能源信息化,也显得格外重要。国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能源工作七大重点任务,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其中包括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着力加强技术装备攻关,大力开展技术和产业创新,加强智慧能源信息化发展。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设立与“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在时间上重合,目标时间的锚定以及国家顶层发展规划文件,意味着未来的碳排放强度将会纳入约束性指标,明确各个区域与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任务的分配与协调。这将成为中国转向绿色低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在深刻影响中国生态环境、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同时,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集中体现。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争取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在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全面向低碳经济转型。 在双碳背景下,公司也基于多年来在智慧物联网、智慧能源信息化的积累,将目标和方向瞄准了智慧双碳园区、低碳智慧楼宇等业务领域。在政府园区、企业园区、民用商业建筑等领域,融合双碳能源微电网构建双碳园区、低碳楼宇,同时结合能耗的精细化采集和管理,推行节约用能、绿色用能。能源的转型升级、双碳政策的建设引导,为公司带来了诸多业务机会。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2、2024年全国电力信息化市场总收入将分别达到515亿元、712亿元,市场总体增速快于电网总投资增长,规模可观。 “双碳”目标激活电网信息化产业需求,市场规模可期。双碳背景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率攀升,预计2060年将达70%,清洁电能发电量及装机容量双双走高。能源互联网是实现零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催化电网信息化产品需求。 根据财新智库《由碳达峰向碳中和:中国低碳发展行业展望年度白皮书(2021)》中显示,“十四五”期间两张电网以及其他电网公司总投入预计达3万亿元,预计智能化投入金额将达到3500亿左右,主要集中于变电、配网、用电三大环节。 智能电网不断扩张,智能电网投资额占电网总投资额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电网智能化加速,配电环节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投资建设的重点。我们认为,能源行业信息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内容,能源信息化赛道公司有望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综上,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持续稳定的增长期,部分细分领域进入战略机遇期,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金融科技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公司在中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前列,公司的金融信息化第三方测试业务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金融科技领域专业化产品体系的构建,加速支持更加丰富的金融业务场景,同时构筑更高的行业与专业壁垒,向高附加值的蓝海市场快速转换升级。公司智能物联业务规模在报告期内增长较快,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动能,并且在国产化基础软件及边缘端软硬件一体化设备方面已取得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公司未来在这两个领域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公司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理事单位、信息技术服务国家标准制定单位;通过CMMI五级评估认定、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TSS信息技术运维服务能力评估、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资质认证;获得江苏省研发型企业、江苏省两业融合试点单位(龙头骨干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贯标重点培育企业、江苏省首批技术先进服务企业、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江苏省服务业名牌、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南京市文明单位、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主营业务是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聚焦“金融科技”、“智能物联”和“智慧能源”三大业务领域,依托从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力,以及涵盖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赋能金融、通讯、汽车、能源等行业客户,满足客户数字化升级转型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提升。

  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武汉、成都、西安、福州等国内多个主要城市设有分子公司或研发中心,业务覆盖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区域,拥有全球化的技术整合、客户响应与服务达到能力。

  公司金融科技业务以新形势下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创新改革为契机,围绕国内金融行业国产化、数字化转型需求,聚焦金融测试、DevOps数字化软件交付、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业务方向,为银行、保险等持牌金融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公司金融科技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科技业务按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产品与解决方案销售、工程交付、综合服务等三大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金融市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产品开发和工程实践,秉承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设计理念,持续对金融测试工具、软件全生命周期自动化交付平台、金融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新一代分布式核心、小微与普惠信贷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进行研发与迭代升级,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帮助客户实现在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智能化上云等场景下的效率与价值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并投入使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主要有:测试管理平台(JettoManager)、DevOps平台(JettoDevOps)、性能测试平台(JettoLoader)、数据中台、智能风控平台、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小微信贷平台、智能化云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等。

  公司基于长期在金融领域的软件项目实践、业务背景、专业知识、软件工程开发管理人才等优势,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为主要客户,开展各类软件工程及信息化项目的整体建设与交付业务。工程交付包涵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软件全生命周期作业。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工程交付业务主要集中在大数据、风控、移动开发、大零售、小微贷等方向上,并在交通银行、富滇银行、长沙银行601577)、上清所等多个代表金融机构取得成功案例。

  2022年,工程类研发瞄准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企业级大数据平台、产业互联网与元宇宙数字技术融合、信创金融终端操作系统等方向,正在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该业务主要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咨询、开发、测试、营销服务、渠道管理、风险管理、数据服务、云平台实施部署运维、数字化运营等信息技术服务。区别于工程交付模式,综合服务模式客户按照技术服务工作量进行付费。

  报告期内,服务范围已覆盖6大国有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11家股份制银行及超过200家中小银行、保险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

  2022年,公司将持续展开大客户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和外资银行客户。并将服务重心延伸到“需求类”和“运维类”业务,打造润和金融服务品牌。

  公司以自身在国产开源操作系统(OpenHarmony(开源鸿蒙)、OpenEuler(开源欧拉))平台所积累的突出技术研发优势为核心,依托自身在芯片与终端设备开发、操作系统、中间件、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

  域的长期实践积累,建立了从端到边到云、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全栈技术能力,针对未来物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行业定制终端及万物互联需求,不断推出多种软硬件产品,面向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能园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工业互联等行业领域打造“云-边-端”高效、安全、协同的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物联业务根据业务模式分为软件技术服务和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两种类型:

  智能物联业务的软件技术服务主要依托公司在云、边、端侧所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及研发实力,为芯片、智能终端、边缘计算、云计算等行业大客户提供从系统软件研发、整机软件研发、整机软件升级等研发项目的技术服务。软件技术服务包括研发项目整包和人力技术服务两种交付模式。

  智能物联业务的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是以公司所掌握的云、边、端核心技术为基础,围绕行业物联网应用场景需求,研发基于国产开源操作系统OpenHarmony(开源鸿蒙)、OpenEuler(开源欧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发行版本,并推出适用于各种行业应用的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终端侧,继续深化实施OpenHarmony(开源鸿蒙)战略。润和软件作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OpenHarmony项目群七家初始成员单位之一以及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成员,始终围绕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中心,致力满足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需求,为行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根据OpenHarmony项目群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润和软件已为OpenHarmony主线多万行,OpenHarmony-SIG分支贡献代码则近3500万行,在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中位居前列。本年度内,润和软件全面推进开展基于OpenHarmony的通用平台的开发,完成2款OpenHarmony轻量系统平台、2款OpenHarmony小型系统平台、1款OpenHarmony标准系统平台的开发,并规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增20+款OpenHarmony系统平台的开发。润和软件作为OpenHarmony Dev-Board-SIG(以下简称“SIG”)即开发板特别兴趣小组的发起单位及SIG Leader,一方面自身持续推出满天星系列、海王星系列和大禹系列开发板超过数十款,给OpenHarmony主线代码演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主导组织OpenHarmony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开发板规范,

  并助力社区推出数十款开发板。润和软件OpenHarmony标准系统平台“润和大禹平台”是国内首款能力最完善的可运行OpenHarmnoy标准系统的富设备智能硬件平台,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具有标杆意义,同时也成为首个上OpenHarmony主线代码的非海思芯片的开发平台。2021年8月,润和软件率先发布业内首个基于OpenHarmony的金融终端发行版。2021年润和软件推出了自研的基于OpenHarmony的操作系统HiHopeOS。HiHopeOS是以OpenHarmony等国产技术为底座的商业发行版,可做定制开发,面向千行百业。HiHopeOS面向不同场景拥有多个版本,包括支持OpenHarmony轻量设备和小型设备的HiHopeOS IoT Edition (IoT版本)、支持OpenHarmony标准设备的HiHopeOS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其中,HiHopeOS IoT Edition率先通过OpenHarmony V3.0 LTS兼容性测试,成为首个通过认证的OpenHarmony软件发行版。润和软件将持续推出基于HiHopeOS的行业发行版,例如金融发行版、教育发行版、能源发行版等,致力于在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地产、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实现多场景落地,支持更多的行业企业依托HiHopeOS创造更多优质的OpenHarmony产品。

  在边缘侧,公司上年推出了基于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的面向边缘网关的工业级安全操作系统发行版HopeEdge OS,并陆续在智能电网、智能园区、工业互联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今年公司围绕OpenHarmony(开源鸿蒙)聚焦战略,推出了全新的基于OpenHarmony(开源鸿蒙)的新版HopeEdge OS,使得公司智能物联的技术发展战略更为清晰完整。

  在云侧,公司持续加大在操作系统、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组件等物联网基础软件方向上的研发投入。公司基于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的HopeStage服务器安全操作系统已完成支持鲲鹏、飞腾、海光、兆芯等国产架构,对国产数据库等中间件产品也有良好的支持;目前HopeStage操作系统已通过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并获得国网电科院的入网认证。HopeStack、HopeContainer系列云平台产品获得鲲鹏兼容性认证。公司上述云端系统产品已在电力、制造、运营商多个领域落地使用,为智能物联网业务的全面展开提供了以国产化软件为主的基础软件平台。

  以上述云、边、端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为基础,公司智能物联业务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推出了多个面向不同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多款面向智能电网行业的物联网边缘侧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园区用电整体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一体化平台、输电线路全景监控平台、智慧保供电数字化平台、电力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数字化机房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超过20个应用于电力输电、配电、变电、物资、安监、工地等场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其中智慧园区用电整体解决方案紧跟国家能源政策,充分整合了公司智能物联业务领域以及智能电网业务领域的相关技术成果和积累,包括自主研发的通用的边缘人工智能可视化网关HRTT-2000,以及在能效管理、用能预测等方向的一系列软硬件产品。HRTT-2000是边缘计算网关的第二代产品,基于国产高算力芯片设计,全面支持OpenHarmony(开源鸿蒙),支持DL/T 634.5、104、IEC61850、MQTT、GB28181、RTSP等各类协议,同时具可拔插NPU计算单元,根据需要可实现4~8T的算力安装并进行AI识别,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智慧程度,除智能电网行业外,未来还将赋能工业、金融等各行业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在金融行业推出了以润和大禹平台为基础的首款支持OpenHarmony(开源鸿蒙)的金融智能终端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疫情防控的需求,结合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系统整合优势,推出了面向智慧园区的新一代安全防控解决方案。该方案集成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目标人脸识别红外测温设备、边缘人工智能可视化网关HRTT-2000,采用公司自主的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云平台架构,与园区安防系统相集成,结合政府健康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更加高效的园区安全防控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物联传感”和“数据分析”为核心,向以电力为主的能源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包含但不仅限于能源物联网、电力AI、电力营销、电力信息化及信息安全、数据采集与分析、电网优化、生产移动作业管理、营销移动作业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范围内的产品与方案。客户涵盖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研究院所等。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的商业模式包括研发项目整包和人力技术服务两种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除上述主要业务领域外,其他主营业务主要为智能供应链信息化业务。

  公司除传统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外,大力发展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业务,确定了多个在技术领域领先的、对客

  (1)OpenHarmony(开源鸿蒙)系统平台研发及产业化解决方案和产品系列。该解决方案和产品打造基于OpenHarmony系统的软硬一体化通用平台、完善基于OpenHarmony系统的行业终端方案、开发与优化面向行业定制化的OpenHarmony商业发行版。该解决方案和产品系列的建设能够在推进OpenHarmony操作系统发展的同时,使得公司达到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公司是OpenHarmony项目群A类捐赠人、七家创始成员单位之一,并参与了OpenHarmony媒体级、系统级、工具级核心子系统的研发,在研究OpenHarmony操作系统上具有先发优势。公司当前的目标客户主要分布在教育、家居、金融类行业领域,已经开始为客户做OpenHarmony系统加持的台灯、词典等。良好的客户基础为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2)智慧双碳能源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设智慧双碳能源解决方案研发平台,包括区域级碳数据监测分析、企业碳资产和碳足迹管理、人工智能能源管理一体机、设备节能四大方面。本项目将在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扩大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公司在捕捉到了市场机会以后,及时对能源管理业务进行全面的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拓展升级,抓住发展机会。本项目将针对地方要求,在当前提供相关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基础上开拓与碳排放披露相关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是应对各行业企业被强制要求披露碳排放信息的未来趋势,牢牢把握市场机遇的必要举措。

  (3)银行自动化测试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打造银行一体化测试服务平台,解决上述问题,有效优化银行自动化测试工作,降低开发复杂度、周期和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银行一体化测试服务平台是测试综合平台,是由四个子平台组成,且这些子平台可集成售卖,也可独立售卖。银行一体化测试服务平台以及其自动化测试的实施服务可以为公司创造效益。为了应对客户要求,公司需要研发出一体化的测试服务平台,并不断优化升级,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本项目主要研发出测试管理、UI自动化测试平台、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数据服务平台并不断优化。

  随着创新业务不断发展,预期未来3-5年,创新业务规模将大幅提升,成为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主力。

  金融科技、电力能源等均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领域,对于应用软件及信息化综合方案提供商而言,需对行业专业知识,整体应用环境,甚至行业业务及技术的沿革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为客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指导性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精准赋能,帮助客户快速有效地完成数字化转型,获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创新价值。围绕金融科技、智能物联及智慧能源三大主营业务,公司拥有的四大核心能力,一是金融软件质量管理和自动化测试能力;二是互联网金融应用场景的打造能力;三是从芯片/模组、底层嵌入式软件到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在行业的端到端软硬件研发和应用能力;四是AI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能力。以上能力均是在长期的专业领域实践背景下,与不断完善的技术栈深度融合产生的,具有行业内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在行业信创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当前,维护客户关系的核心是服务价值的持续交付,而不仅是产品所有权的转让。客户购买产品后,服务体验就成为了品牌,专业优质的服务不仅可以创造价值增量还可以带来交叉销售的机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尤其如此。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即包含了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支持将系统功能封装成服务,并设计标准服务接口,真正实现异构系统的跨平台调用。同时,在对底层的应用支撑环境的集成中,也支持将公共组件功能封装为服务的方式,支持客户业务。产品设计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同时充分考虑到为客户业务提供持续的服务。应用系统适应业务流程变化,选择适当的过程、方法、工具,进行快速开发,方便实施。平台设计智能化,支持版面、内容的自由更换和更新。流程化的工作能自由增加新模块,同时在已有模块流程发生变化时可以按变化调整更新。同时充分考虑相关现行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为后续的运营、实施、维护提供良好基础。让产品成为服务的载体,持续赢得增值服务机会。

  软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需求变化多、客户认同感相比传统行业普遍不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要求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设立战略技术中心和战略业务部门,对战略方向上的战略产品和项目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研发,促进前沿技术的跟进转化能力。同时搭建核心技术的公司级共享平台,支撑自主产品的抽象、设计、开发、迭代,提升交付能力,促进高端团队和产品的创新孵化。

  公司金融科技业务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为中心,设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五个区域交付中心,辐射周边地区,中级以上技术服务人员占比超过60%,可以充分响应客户需求。智能物联业务围绕关键技术,拥有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服务团队,其核心人员均具有超过10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服务实践,可充分保障项目优质、稳定的价值交付。

  公司是OpenHarmony发起单位之一、HarmonyOS首批生态共建者、国际开源组织Linaro 96Boards核心会员,与通讯、电力、互联网等行业头部重量级合作伙伴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度融入关键领域生态并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公司扩展业务渠道,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年度经营计划,具体经营数据如下:本报告期,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75,886.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3%;发生的营业成本为197,541.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9%,主要原因为人员规模增加以及薪酬水平提升,人力成本增加;发生的销售费用为8,583.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8%;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3,800.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9%;发生的财务费用为5,172.5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56%。

  本报告期,公司积极布局战略创新业务,为未来业务规模和效益提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报告期研发投入为37,920.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5%。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8,922.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622.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57.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28.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53%。

  本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72,187.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其中,公司金融科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3,666.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4%;智能物联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745.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6%;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593.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6%;智能供应链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06.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48%;其他软件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2.10万元;外购软硬件产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13.7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非主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99.22万元,非主营业务主要系公司子公司外包园公司的房屋租赁及物业收入。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公司所处行业技术革新速度较快,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应用和普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如果公司无法基于目前已有的核心技术紧跟市场方向进一步取得技术创新及突破,将会导致公司无法保持其市场占有规模并优先取得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收集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信息,做好新产品研发的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同时,公司将继续保持研发投入,研究前瞻性软件技术、产品和行业业务模式,保证公司的技术先进性。

  公司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发展高度依赖人力资源,近些年来人力资源成本快速上涨,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争夺亦趋于白热化,企业间的高薪招聘等因素都为核心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公司为了避免核心人员流失,稳定员工团队,一直重点关注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已建成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包括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渐进式的培训体系、技术人员任职资格鉴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及绩效体系、优秀人才特别奖励办法等。同时公司也将采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方式,与优秀员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最主要的经营成本是人力成本。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社会平均工资逐年递增,尤其是大中城市,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中高端人才工资薪酬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工资水平的上涨,公司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水平下降的风险。公司将采用提高效率,提高价值附加,优化成本与收入结构以及提高员工利用效率等方法来保障利润水平的增长,并以数字化升级战略推动公司从人才与技术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升级。

  公司开发的软件业务从合同签订到验收需要经历设计、开发、测试和上线试运行阶段,周期较长,且大多项目依据合同分阶段验收,项目验收与客户付款之间存在时间差,同时,随着新客户的开发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在原有的回款政策不变的情形下,应收账款余额会不断增加,虽然期末应收账款都在结算期内,公司也已按照坏账准备政策提取了坏账准备,但仍不排除因客户信用恶化导致坏账准备提取不足和应收款项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信用审批前的信用调查、建立并有效执行了谨慎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严格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以及应收账款回收率与销售业绩挂钩的业务考核机制,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降低到可承受的水平。

  经测试,本报告期商誉虽未发生减值,但未来若发生因国家政策变化、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不乐观、自身业务下降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未来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则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若一旦集中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将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公司将建立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公司仍将以现有金融科技业务板块为基础,加强对并购标的资产在企业文化、业务战略、市场开拓、人员发展、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提高标的资产的盈利能力,从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2022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将可能导致公司部分项目实施进度放缓、验收延迟,存在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公司将结合前期积累的相关经验,在业务开展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夯实抗风险能力,积极与客户共同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促进项目按期完结验收,全力做好生产经营保障。

  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正强力重塑着多数行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同时催生出新的需求、市场与商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基于时代与环境的双重驱动结合企业定位,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一体”即:以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中心,依托“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企业基础能力共享平台与高效能数字化专业交付体系,重点开发从芯片、硬件、底层软件到应用平台的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

  “两翼”即:一翼为金融科技业务,重点聚焦传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一翼为智能物联业务,以端到端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体系,赋能能源、工业、零售、汽车等行业物联化、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转型。

  金融科技和智能物联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已构建起立体式的产品体系、具有较高壁垒的综合服务与技术保障体系、以及差异化的品牌优势,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业务规模。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服务能力,抓住产业升级发展带来的机遇,坚持价值交付,实现业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国已把发展“信创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力争实现芯片、硬件系统、基础软件、中间件、云计算等各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未来这一国家战略的分步实施落地将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公司作为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一直积极参与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与推广。公司在国产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已实现产品突破,并通过了与主流国产硬件平台和中间件软件的兼容性测试,初步具备了全国产化的基础软件栈。公司将在已发布的润和软件《未来三年(2020-2022)产品研发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整合内外资源,紧抓软硬件产品国产化技术主线,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基础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与平台、行业业务枢纽平台、信创软硬一体化产品。

  未来,公司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创新,AI技术在电力等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创新,汽车智能化创新,鸿蒙技术的研发、应用与创新等几个大方向开展创新业务、产品研发、技术储备与团队建设。

  公司目前已逐步实现产品交付结合差异化服务的商业模式。相比于“基础交付”,具有更高技术壁垒和服务要求的“专业交付”以及“综合服务”在整个公司业务中的占比逐步加大,为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及盈利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未来,公司将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从新模式、新体系、新人才三个方面持续提升。新模式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和业务,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定制化”的商业、运管、考核、激励模式,更加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地促进业务平稳快速发展。新体系是指,优化技术研发、市场品牌、项目管理、组织流程等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新人才是指,培育高质量、高匹配度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池,做好人才发展等配套工作。

  未来市场的竞争不再单纯是企业个体间的竞争,而更多的是产业生态之间的竞争。融入强势生态并且在生态中取得优势地位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已和多家头部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积极融入到相关企业所构建的生态,展开从技术到业务、从产品到服务的多层次合作,借助产业生态拓展业务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市场策略。

  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是阿里云的首选生态合作伙伴,双方将在系统集成与本地化交付、BPaaS解决方案、第三方零售资产主动风控、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在智能物联领域,公司全面融入OpenHarmony开源生态,持续发挥自身作为生态共建单位的角色作用,在系统开发、芯片适配、行业场景客制化及商业落地、教育培训及赋能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未来,在战略规划方向上,公司将采用内部赋能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技术、新团队进行孵化培育,补齐技术短板,补充和完善已有的产品线;以投资管理部门、战略业务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共同推动创新成果的快速落地,应对市场变化,形成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昆仑万维:控股股东承诺未来五年不减持,并承诺未来五年税后分红所得用于增持公司股份

  受特斯拉技术路线影响?“蔚小理”加速布局端到端 何小鹏:2026年会实现部分场景无人驾驶

  7月1日晚间公告集锦:赛力斯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126辆

  昆仑万维:控股股东承诺未来五年不减持,并承诺未来五年税后分红所得用于增持公司股份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