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新闻

深圳机场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6-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深圳机场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运营管理机构,主要经营航空主业以及航空主业延伸出的非航空业务。

  航空主业指以各航空公司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旅客和货主(物)为服务对象,提供的航空地面保障及航空地面代理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飞机起降及停场保障,机场飞行控制区的维护与运营管理,旅客的乘机、候机及进出港服务,航空器的维护及辅助服务,航空货物的地面处理服务等。

  非航空业务包括航空物流业务和航空增值业务。航空物流业务是指依托于航空主业延伸出的物流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航空货物过站处理服务、航空物流园租赁与管理业务、航空货运代理服务业务等。航空增值业务是指依托于航空主业延伸出的商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机场航站楼内广告业务、航站楼商业及物业租赁业务、两舱服务业务等。

  公司利用深圳机场范围内的航站楼、卫星厅、飞行区、货运区和地面交通中心等基础设施开展生产运作与业务经营。其中,航站楼面积45.1万平米,卫星厅面积近24万平米,共同承担5200万人次/年的旅客处理需求;飞行区等级为4F级,共有2条跑道;货运区物流设施包括国内货站、国际货站、快件监管中心、UPS亚太转运中心、顺丰华南转运中心;地面交通中心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可实现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新时代,深圳机场被赋予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和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新使命。公司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以“四型机场”建设为总要求,高质量擘画深圳机场发展建设蓝图,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机场运营商,追求空港生态系统内组织和个体的非凡成就,丰富人们美好生活体验。

  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同比下降,公司出现经营亏损。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 “十四五”期间,深圳迎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和多重利好。深圳将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打造创新迸发、科技驱动、方式变革、客货畅享的“未来交通”发展典范。特别是要勇当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先行示范,构建海陆空铁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对外联系通道。深圳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珠江口东岸,距离深圳市区32公里,所处珠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人员和产业聚集,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之一。深圳机场作为城市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源,具备构建发达高效的“海陆空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拥有大湾区之“心”的独特地理优势。机场及周边片区30.07平方公里已获国家批复纳入前海合作区,深圳机场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深圳机场将着力发挥基础性、资源性、示范性作用,对标国际一流,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开放基础平台作用,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重要的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和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深圳力量。 (二)强大的资源保障 始终重视和把握基础性资源、战略资源的获取、调配和开发。发达的航线网络,充足的运行资源储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公司航空主业平稳发展的强大保障。截至2022年6月底,深圳机场客运通航城市达119个,全货机通航城市达55个。公司系统谋划、深度挖掘空地资源潜能,持续推动双跑道运行模式优化,高效利用停机位资源;深入推进航空资源结构化改革试点,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争取航权时刻资源,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已获批复提升至60架次,为枢纽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核心资源。加大通关环境改善,144小时过境免签已顺利实施,全力助推国际业务快速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资源,实施T3航站楼适应性改造,扩充国际业务保障和免税商业发展空间。顺利完成卫星厅等新一轮扩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积近24万平米,增加42个标准廊桥机位,可与T3航站楼共同满足每年52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积极参与T1、T2航站楼规划研究。未来的深圳机场,将建成“三个航站区、三条跑道、一个卫星厅”的全新布局,建设成为“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客货运并举发展,积极争取货邮发展航权、时刻、安保创新等政策,完善口岸功能,强力推进物流设施规划建设,加快航空物流生态布局,通过筑巢引凤,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已形成集普货、快件、邮件、保税物流及跨境电商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体系,吸引顺丰、UPS、DHL、FedEx等国内国际货运巨头集聚,快件邮件实现24小时通关,亚太主要快件集散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三)先进的创新理念 深圳机场生于改革,成于创新,是国内首批由地方政府筹建、实施属地化运营的机场,是全国民航最早实现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管理的机场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公司紧跟深圳敢闯敢试、率先示范的改革步伐,认真研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深圳机场的具体体现,积极落实民航强国战略,与互联网领军企业加强战略合作,行业内率先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机场”建设,实现了新一轮创新引领。围绕中长期战略目标,公司强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和经营创新,为基层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建立创新激励和容错机制,搭建“创青春”课题研究、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奖励扶持等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以市场化竞争为导向,全力推进所属企业转型发展,促进企业经营活力大幅提升。 (四)卓越的管理体系 始终坚持打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化机制,致力于成为航空运输安全运行秩序的管理者、优质服务的提供者、社会效益的创造者,以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契机,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机场卓越运营体系,运营品质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和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尊崇科学、规范、透明的运作规则,公司持续完善制度、流程体系,实现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闭环运行,构建监事会、合规审查、纪检监察、审计、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六位一体”大监督体系,形成现代企业治理框架和治理文化,全面提升公司治理能力。追求管理效率最大化,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搭建了适合现代化、国际化大型机场运作要求的组织体系,建立与现有管控模式相匹配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形成对所属单位和谐有序、规范高效的管控体系,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专业机场运营商。 (五)最佳的机场体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真情服务”理念,展现先行示范窗口和城市门户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服务“美誉度”。坚持以客户视角来管理机场理念,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全链条、全流程优化服务品质、提升运行效率,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最安全、最便捷、最优质的出行服务。2022年上半年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8%。持续优化服务品质提升委员会平台,以“同一个空港、同一个梦想”理念为引领,携手各驻场单位,构建体验舒适的大服务格局。开展“服务对标树标”工作,以新加坡樟宜机场为标杆,引入国际先进服务质量标准,以强基固本为核心,夯实服务保障基础,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推出“深爱全程”“深行有礼”系列服务品牌,着力提升全流程爱心服务、智慧服务水平。深圳机场已实现旅客全流程自助规模化应用和行李全流程跟踪全覆盖。创新打造服务精品工程,建设无接触式智能安检通道,行业推广旅客“易安检”服务,率先承诺航站楼内商业同城同质同价。2021年上半年荣获国际机场协会“2021年度亚太区旅客吞吐量4000万级以上最佳机场奖”,连续6年斩获CAPSE“最佳机场奖”,位居2022年“中国最受欢迎十大机场”和“世界十大美丽机场”榜首。 (六)领先的数字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智慧民航建设成为贯穿“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的主线年以来,公司以“打造数字化的最佳体验机场”为愿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数字化转型规划,通过布局适度超前的新ICT基础设施,实现资源整合、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ICT技术,打造示范引领的新IT服务体系,努力提供智慧机场建设的“深圳方案”。目前已规划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形成了深圳机场安全“一张网”、运行“一张图”、服务“一条线”的新模式。公司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正取得先行示范的积极成效,安全管控更精准、手段更智能,运行更高效、决策更协同,旅客出行更便捷、体验更幸福。 (七)积极的文化引领 深圳机场在长期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始终牢记“服务社会、助飞深圳”的历史使命,坚持文化引领凝聚人心,文化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公司建立了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形象识别体系,并持之以恒宣贯落地,“安全文化、制度文化、关爱文化”贯穿工作全局,转化成为员工行为自觉。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精准关爱员工,保持员工队伍激情和干劲,践行“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精耕空港文化,创新宣贯方式,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正向引导。秉承“追求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大力倡导和践行“同一个空港,同一个梦想”理念,通过构建空港党建平台、升级运管委平台,统一运行协调机制等举措,携手深圳民航各单位,逐步形成了发展共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全新格局,共同助推深圳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把握机遇主动进取,凝神聚智狠抓落实,形成了向好向上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公司面临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机场行业是航空运输业的重要辅助行业,与经济发展高度关联,受国家及地区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为明显。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和货物进出口贸易,从而影响航空客货运的市场需求,进而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2.高铁等替代运输方式的竞争风险 高铁运输具有较频密的发车率、较高的正点率、较便捷的地面交通接驳、安全性等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高铁运输在中短程运输市场的替代性趋于明显,给部分航线造成一定的分流压力。与此同时,伴随全国高速公路逐步网络化,公路运输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也将对航空货运业务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经营风险 (1)安全管理风险 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领先”机场,不断提升安全管控能力。随着客货运量的持续增加,机场基础设施、设备、人力等资源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加,机场区域公共安全管控、反恐防暴和空防安全任务艰巨,加之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影响,对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核心资源限制风险 珠三角地区是世界上空域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空域资源的紧张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客货运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将使深圳机场的航站区、停机坪等机场设施资源容量达到饱和,无法满足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于2022年起在全国多个城市频繁爆发,公司预计此次疫情将影响国内航空客货运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格局。同时,受外围疫情及防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公司的国际航班运行和相关生产经营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持续时间以及各地防控政策的实施情况。 (二)工作措施 面对超预期突发因素的冲击和骤然增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平稳,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民航业纾困帮扶政策密集推出,国内和国际航空市场将逐步回暖。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公司将坚定落实习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锚定建设高品质创新型国际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实干担当,奋勇向前,统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党建工作 铸根塑魂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支部、进班组、进岗位。打造特色党群品牌,全面推进“五实”党小组暨班组创建,举办“安康杯”岗位技能竞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深化员工关心关爱,开展中秋喜乐会、体育文化节等精品活动,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永葆清正廉洁本色,持续推进合规、廉洁文化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2.疫情防控 众志成城坚守防疫阵线。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强疫情形势研判,提升精细化防疫水平,持续完善国际航班保障工作流程。强化风险意识,优化风险隐患排查机制,提高对频发异常事件的预警及处置能力。加强能力建设,组织开展范围全、内容实、任务清的防疫应急演练,筑稳筑牢空港疫情防线.安全工作 脚踏实地夯实安全根基。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和“三基”品牌建设,完善安全作风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风险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充分动员广大一线员工争当安全“吹哨人”,加强对事故征兆和薄弱环节管控。严格落实安全管控和应急保障措施,扎实开展航空安保审计迎审工作,做好“二十大”等特别防护期的空防保卫工作。 4.服务工作 创新先行探索大服务新格局。提升旅客休憩体验,优化T3进港区域环境,实现进港旅客休息驿站功能,同步优化“过夜旅客休息区”设施设备及环境。打造儿童友好型机场,研究推出行业首个特殊旅客服务体验区。创新优质服务产品,完善“首乘旅客”爱心服务,推出电子身份证“一码通关”、隔离区“便捷改签+行李免提”服务,试点国际出港航班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功能。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发布航空主业服务管理手册,争创民航局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加强引领型服务品牌建设,将服务提升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探索让湾区旅客以更低成本,享受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5.航空主业 戮力同心抢抓主业恢复。公司将牢牢把握疫情防控趋势总体向好、市场预期转好、政策扶持利好等三重机遇,全力争取业务恢复走在全国前列。鼓励引导航空公司“能飞尽飞”。提前研判疫情走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恢复、增加风险解除城市航线航班。以暑运、冬春换季为契机,动员各航司拓展更多三、四线城市国内新航点,进一步加密国内前十大商务干线航班频次。稳妥有序增加国际客运航班。密切关注民航局关于国际航班政策调整,统筹提升国际客运航班保障能力,协调联检单位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能。优先恢复伦敦、巴黎、迪拜世界主要创新城市300778)及枢纽城市航线,争取纽约航线尽早开通。加强政府扶持政策宣贯实施。近期,深圳市政府出台《扎实推动稳经济增长30条政策》,为促进航空市场加快恢复,对起降费等主业收费项目予以补助。公司将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其引导激励作用。持续加大市场营销推广力度。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继续打造接地气的旅客出行全链条服务产品;持续加强旅游、会展、游轮的跨界合作;完善城市候机楼服务功能,持续拓展行李门到门合作试点,开发联程联运产品,发挥周边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辐射全球的空港物流枢纽,密切跟进顺丰、菜鸟、云途等市场主体下半年运力投放计划,大力引进全货机运力,培育顺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基地航司,持续强化与DHL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跨境快邮集散中心。搭建航空公司与物流行业交流平台,促进大型厂商与航空公司顺畅沟通,做好运力供需匹配;利用物博会等加大航空物流业务宣传推介力度,联合深圳物流供应链协会举办大型物流论坛或峰会,加强行业交流。精准实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生产,以进口货物、冷链货物及跨境货车疫情防控为重点,科学精准抓好货运区环内环外疫情管控;优化完善货运安全服务管理体系,推动物流板块运行控制中心正式平稳运行。推动空港畅流计划落地实施,扩大进出口预报关比例,提高国际普货周转效率,为海关未来实施全天候通关保障提供有利条件。 6.经营管理 统筹兼顾加强精细管理。全面梳理成本探底空间,协商调减T3航站楼与卫星厅相关生产和服务项目外包费用,推进跨区域、跨单位外包项目整合,降低外包业务成本;优化充电桩、空调、照明等能源系统运营管理模式,大力实施节能改造,降低能耗费用;挖掘内部潜力,在日常维修、咨询服务、业务培训等领域,全力实现外聘内揽,降低运营成本。深入挖潜开源增收,研究组建免税合资公司,着力提升航站楼免税品业务发展能力;完成维修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方案,支持将维修公司打造为民航特种设备开发和商业应用的创新平台;开发第三方代理、行李门到门、航站楼保险销售、航站楼睡眠舱等增值服务项目,延伸国际航班地面服务保障链条,提升旅客服务水平,形成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点;完成T3航站楼和卫星厅广告资源经营模式研究,优化场地、柜台、办公用房、仓库等租赁资源分配机制和定价体系,以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引进新兴业务,着力提升资源价值。加强考核激励横向协同,以战略为指引,以结果为导向,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单位超常规工作和协办单位业绩贡献的考核评价,强化主动担当作为,引导加强跨组织协同;持续完善公司降本增效激励奖励机制,实现考核与激励的有效协同,不断焕发组织活力,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公司的管理特色和战略支撑。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2年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努力克服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促进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受疫情持续影响,全球航空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困难局面。上半年,公司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加快“十四五”战略布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报告期内,深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11.11万架次,同比下降29.48%;旅客吞吐量939.24万人次,同比下降49.78%;货邮吞吐量74.99万吨,同比下降2.6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054万元,同比下降16.49%;实现利润总额-80,656万元,同比下降853.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2,050万元,同比下降788.44%。报告期内,公司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大幅下降,导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257万元,同比下降1,029.92%;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5.36%,基本每股收益-0.3026元。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创建“党小组+班组”85个,有效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发挥堡垒先锋作用,组建104人战疫先锋队支援市重点区域抗疫,抽调164人次支援航站楼现场保障,凝聚防疫广泛合力。深化员工创新创效,评选公司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首次以“劳模工作室+青年课题组”形式开展“创青春”竞赛,提供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源动力。用心落实员工关爱,做好国际航班保障专班慰问关怀,推出“心关爱·云课堂”等活动,为员工赋能减压。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外包等重点项目及关键领域监督,优化关键敏感岗位及廉洁风险防控清单,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氛围。

  人民至上,全力以赴守好城市空中大门。严格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对高风险城市旅客强化实施“快检+普检”,实现90分钟出具快检检测结果;划定国际航班固定停放保障区域,优化国际航班机组通道消毒流程,有效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防疫风险;启用高标准防疫集中居住宿舍,实现空港高风险作业岗位人员集中居住、闭环管理,杜绝交叉传播风险;建立防疫督办体系和消毒三级监督机制,实现现场作业全过程监管。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从旅客、员工、集中居住场所等多维度出发,累计开展6次应急演练。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快速搭建深港空中货运通道,累计保障供港防疫物资、深圳本地企业进出口货物等近6,700吨;保障香港机场国泰航空CX005、CX134国际货运航班顺利备降,赢获赞誉。

  坚守底线,坚定不移筑牢空港安全根基。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新版《安全生产法》。扎实推动“平安民航”建设,成功应对强降雨天气,顺利完成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航空安保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可控。着力提升过程管控能力,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迅速完成整改,制定等效措施。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开展“货机起火应急处置演练”、“大面积停电综合演练”及安全“吹哨人”行动,健全“吹哨”、“听哨”、“办哨”全链条工作机制。

  真情陪伴,践行初心强化空港服务品牌。以旅客服务提升为突破,明确112项服务提升任务,创新航延酒店集成保障模式,优化“行李门到门”服务体验,推出“进港行李送到家”服务。以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初步构建“深系列”服务品牌体系,“一站式全流程爱心服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以国际一流的服务质量为目标,荣获国际机场协会“2021年度亚太区旅客吞吐量4000万级以上最佳机场奖”,连续6年斩获CAPSE“最佳机场奖”,位居2022年“中国最受欢迎十大机场”和“世界十大美丽机场”榜首。

  协同合力,多措并举提升运行保障能力。加强战略解码,开展点融合PMS飞行程序运行效果评估,持续提升时刻容量标准;积极承接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红利,加快补齐快线航班时刻。加强协作配合,深度参与珠三角运管委运作,强化区域各方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促进机场群协同高效运行;加强前置研究,开展跑滑系统运行模拟仿真评估,结合航空业务发展规划分阶段对现有双跑道、规划三跑道跑滑系统运行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为未来运行效率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上半年深圳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8%。

  2022年上半年,民航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疫情对民航发展造成严重冲击,衍生的安全风险不断累积,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疫情影响的深度远超预期。上半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93.4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7.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6.7%。虽然民航业经受了疫情反复冲击,但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等行业主体仍表现出坚强韧性。随着疫情逐渐趋于平稳、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航空运输市场已出现快速恢复态势。客运方面,4月,民航旅客运输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8%;6月,该指标已恢复至46.2%,且环比增速达82.2%。货运方面,国际航空货运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8%,民航国际货运市场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

  面对安全和防疫等多重压力,公司上半年经营发展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困难。一是主业复苏承受较大压力。上半年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叠加全国疫情波及范围广、发生频次高的复杂局面和巨大冲击,对客运影响力度持续不减,预计今年业务量将低于前年和去年。二是经营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核心业务成本刚性强、防疫支出持续高企等,企业整体利润严重下滑。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公司不等不靠,深挖自身潜力,积极拓展业务,前瞻性推进各项工作,动态制定涉疫城市航班调整方案,牢牢把握暑运契机,提前确定新开、加密航线计划。统筹内外部资源,创新联程联运产品供给,协调18家城市候机楼恢复正常运营,开展行李门到门合作试点,进一步提升城市候机楼品质。

  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抢抓主业恢复新机遇。全力克服疫情挑战,及时研判各地疫情态势,动态调整航司加快恢复疫情好转城市航班,恢复深圳至洛杉矶、温哥华、莫斯科、约翰内斯堡、迪拜、新加坡、金边7条国际航线,国内通航城市恢复至近120个,达到疫情前的九成。积极协同市交通局研究制定新一轮航空业纾困政策,扶持航空公司渡过难关,推动深圳航空市场复苏。全力加大市场拓展,联合航空公司开通至菏泽、临沧、铜仁、唐山、张家界等5条国内航线,加密至北京、上海、成都等41个城市的航班频次,推出至北京、上海等9条快线。积极动员国内外航司完成运营至新加坡、河内、曼谷等22个城市的国际“客改货”航班。全力加强航线营销,联合航空公司、OTA平台等打造“从心出发”出行服务全链条产品。抢抓会展产业、跨省游复苏契机,探索“航空+会展”、“航空+旅游”联合营销模式。结合旅客个性化需求,联合航司创新多元组合产品,打造“首乘旅客”、“空轨联运”等产品,开展主题活动、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感知度,提升航班客座率,4、5两月单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一。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全面加速,大力引进国际全货机运力,新开河内、多哈、纽约、莱比锡4个国际全货机航点,加密洛杉矶、胡志明等7个国际货运航点,国际及地区全货运通航点达到35个,货运通航点总数历史性达到56个。临时包机和客改货航班覆盖26个国家,着力服务深圳企业“走出去、卖全球”。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跨境快邮集散中心,聚焦核心客户,与DHL、菜鸟、云途等头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新的业务增长极。协同深圳海关实施空港畅流计划,推进查验台及闸口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出口货物全流程提速。积极争取有利政策支持,成功推进全货机使用国际客班闲置时刻试点。持续推进物流服务创新,实施全国首个航空货运短途驳运安保链试点,加快全球首台航空箱CT安检机试用项目设备安装调试;探索实施电子烟空运白名单制度及差异化安检措施,助力新型电子雾化设备等产业企业聚集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054万元,同比下降16.49%;实现利润总额-80,656万元,同比下降853.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2,050万元,同比下降788.4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6%,基本每股收益-0.3026元。公司四大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航空主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236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6.06%;实现营业利润-103,435万元。

  航空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9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8.78%,同比下降21.96%;实现营业利润-1,744万元。

  航空增值服务业务(含候机楼租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18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1.50%;实现营业利润6,626万元。

  航空广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44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3.66%,同比增长0.91%;实现营业利润17,933万元,同比增长3.27%。

  挖潜增效,突破创新激发企业蓬勃活力。优化提升组织效能,科学调配人力资源,开展跨部门共享支援,制定并实施人力效能激励方案。合理把控招聘节奏,为业务反弹储备力量。强化降本增效力度,修订外包制度,建立劳务类外包项目与业务量相匹配的费用调整机制,全面开展外包项目整合;实时关注相关政策,积极申请纾困等政策扶持。严格规范合同管理,建立信息收集、预警提醒、定期报告、督办整改的合同全生命周期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创新成果转化,研发制造“行李消毒机”,已与6家机场达成采购意向,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和同行业高度认可。机坪特车合资项目稳步推进,多渠道创收增收助力企业开源节流。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搜索